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屈波
据媒体报道,1月8日,赵雅芝在微博晒出一张行车路过长安街时从车内看到的北京天安门夜景图,赵雅芝同时留言:“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然而,一番真诚吐露还是遭致部分网友的非议和乱喷。当爱国这种朴素的情怀成为攻击别人的砝码,急于“挑刺”的网络语言暴力者到底在舆论生态复杂的互联网上是什么心态? 简单梳理一下舆情热点生成的过程:当前,随着网上社交平台的深度化普及,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快速传播,只要事件的主角具备部分网民搜寻对象的某种特质,比如是名人或者潜在话题制造者,在想“火”的心理作用下,迅速将事件主角的言行扩大化,甚至立即上纲上线,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在网上搅起一滩浑水,接下来就是想在这滩浑水中摸点鱼,至于鱼能不能摸到(有无益处),则抱着“有了更好,没有热闹一下”的心态。当浑水摸鱼者在网上成为一个群体,“无挑刺,不新闻”就成了一种常态,这种常态的长期固化,便是当前网上污言碎语横行的根源之一。 每个人都深爱自己的祖国,我们也不例外。记得有那么一句话,在用一句话评价自己的母校时,较为经典的一句是“就是那所自己骂了千万遍却不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此话的延展之意,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认为祖国不好,最核心的意思是我们守护着的心灵家园不想被他人践踏。我们可以对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看法,却着实不应该在网上刻意制造这种人为对立的话题,爱国可以留在心中不讲,不爱国却不该通过扭曲原意的“造声筒”无限放大。 爱国是一种情结,不需要理由;爱国是一种情感归属,不需要掩饰。普通人爱国没见网上骂声一片,名人一句正常情感流露的言语却引起了“挑刺者”的极大兴趣,可见,一个个网络话题制造者们是深谙网络传播规律的,名人、爱国等字眼在人为制造的语境下变成了一种消费品,消费品嘛,顾客的口味自然就不同了,因不同产生的差异便成为网上约架的理由,如此循环往复,网上的暴戾气氛积少成多,“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就是例证。 有人说,互联网是最大的变量,因为互联网的能量是巨大的。其实互联网就像一个大家庭,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言行举止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极大影响。互联网既然是家庭,就得有一套家规,去规制浑水摸鱼者,让“喷子们”不再拿名人涮戏,不再拿爱国当做攻击别人的口实,唯有此,网络才会不断清朗起来。 我们讨厌别人对我们喜爱的事物指手画脚,因为美好的事物总代表着内心的一种慰藉。自己的学校是,自己的国家也是。当别人在流露爱国之情的时候,请不要再恶意攻之,因为,如果任由攻击延续下去,下一个被攻击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屈波)
·上一篇文章:家长发现孩子自慰该咋办
·下一篇文章:疫情下开学之前学生家长需做哪些准备?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yuxuexi.cn/news/jiatingjiaoyu/1511419659DBB626CD6HD4GGF5IJK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