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沈祖芸
学校案例4:复旦附中劳技特级教师的教学法宝 复旦附中劳技特级教师吴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与其说是在让每个学生提高技能,不如说是通过不断积累“学生知识”创造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劳技课堂。吴老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记录其每一步的学习轨迹,沿着这些轨迹去寻找,他发现对于高端学生,一定要通过有效的方式让“顿悟”发生。他创设学习情境、设置问题陷阱、嵌入讲解视频、预设教学补丁,让高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自主学习中,逐步产生“顿悟”。最有意思的是他还形成了“顿悟识别法”,最浅的“顿悟”是突然爆发的兴奋,并伴以“哇,这样啊”的呼喊;中等的“顿悟”是会心的释然,并伴以轻轻的“噢~”语气;最高级的“顿悟”是深深的长时的沉默。 当然,对并不一定喜欢劳技课的普遍意义上的学生而言,吴老师在大量案例基础上归纳了《让学生爱上劳技课的八条守则》:实践项目要有趣有用;教会学生使用工具就放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做想做的事;以任务来驱动致使学生食宿无味;教师做好坚强的后勤保障;鼓励多于批评,甚至于没有批评;坚持技术原则但给学生反悔的机会;评分起点要高,但学生间分差要小。 重要价值:重新定义后的教师,需要教师回归真实本性,并且拥有促进不同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有效办法。 【新路标3】重新定义教学 从有局限的教学时段转向无边界的流程再造 我们太熟悉这样的状态:同一年级学生同一张课表,学生在校的全部生活以35分钟或40分钟为单位地切割成7-8段,每一段代表一门学科,教师的教学是以时段为节点的,“这一节是数学课”“下一节是语文课”。所有的教学发生在五六十平米的教室空间之内,不断地转换着学科频道。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只能漠视:这个学生在数学课上刚刚渐入佳境,下课铃响了,教学戛然而止,必须进入到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地理课;漫长的40分钟终于熬过去了,迎来了最喜欢的体育课……就在这样有局限的教学时段中,学生们在忽高忽低地学习状态中跌宕起伏,时间一长竟习以为常地适应了,就这样,在一方狭小的空间里教学无形中扮演着“个性加工”和“知识罐装”的角色。 随着移动时代的飞速来临,教师准备讲授的也许学生早已知道,他们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课堂上,这个学生刚刚完成的3D打印作品一键上传迅速点击量上千万,于是一夜之间这个学生就拥有了粉丝;上课前,那个学生把事先预习所产生的问题借助百度搜索找寻答案,立刻获得了包括最佳答案和一般答案在内的数百条解决方案,于是他验证筛选后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深刻理解了知识背后的门道,进而创建了“知乎词条”成为知识的贡献者;教学中,教师不再一言堂,可以设置任务让学生合作讨论,也可以连接全球发布项目寻求学习伙伴,有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还可以在线预约教师进行个别化辅导。 这一切正在发生,教学不再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之内,模糊了时空边界的教学流程不再以让所有的学生一起学会什么知识为起点和目标,而是更加适应于随时随地的不同学的方式和学到不同程度的新流程。 学校案例5:上海市迎园中学的三百字团 迎园中学是上海远郊的一所初中,去年以来学校利用公众微信号的平台创立了“三百字团”的专栏,专门发表学生日常观察、记录、感悟的微作品,以期促进语文和英语学习。但专栏推出后一发而不可收,原本从未进入过教师视野的学生充分“暴露”出来,极富个人色彩和独立见解的文字冲击着教师的传统观念;同时因为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脱颖而出,致使产生了涟漪效应,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真实记录感悟,并在线上进行思想流通,实现了“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效果,同时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了学习效益的提升。 学校案例6:曹杨二中走班选课后的自由时间 本学期起,在新高考背景下,曹杨二中正在拥抱“走班选课”新学习时代的来临,学校重新排定课表,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课空间,这样的尝试刚进行了一个学期,就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时间”,而在可以充分支配的“自由时间”里,学生重新规划了学习,发现了潜能,进而去探寻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对于教师而言,更多的看到了学习可以发生在线上,也可以发生在图书馆,更可以发生在集体之外的另一个新集体之中。 重要价值:重新定义后的教学,让时间和空间得到延展,以移动、链接、创造为特征的个性化学习开始成为现实。 文章来源:教育能见度
·上一篇文章:两会校长最大共识:让教育静下来
·下一篇文章:教师的管理能力认知漫谈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yuxuexi.cn/news/jiaoshi/1532815453141CF1G1CBBJ3D540GHF3.htm
相关内容
余建祥 | |
余建祥 | |
佚名 | |
李楠楠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